古人說立秋是:一候涼風至,二候白露生,三候寒蟬鳴。
今年的立秋還處于三伏中,在這"七下八上"的季節里,暑熱還未退去,氣溫依然悶熱干燥,這個立秋可是揪著最熱心的尾巴來到我們面前的,諺云:“預先十日作秋天”。
南京餐飲管理公司提示,此時注重養生,可以避免某些疾病的發生,有著增歲添壽的作用。古人養生講究以四時不同,依節氣變化,飲食起居也得順應而變。
運動:以不傷為要
夏至后,陽收陰長。立秋時節,氣候逐漸由熱轉涼,暑去涼來,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。秋季屬金,內應于肺,根據中醫順應四時養生原則,秋季養生宜“養收”,當避暑、防傷燥,應注意呼吸道、消化道及心腦血管疾病。節氣養生,順應四時,過猶不及,總體原則以“不傷為要”。韋啟志提醒市民,秋季情志養生也要以“收”為要,收神斂氣,以平為期,心境淡泊,利于神志安寧。秋應于肺,在志為憂,陽光照射逐漸減少,人體的生物鐘尚不能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,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,從而出現情緒及精神狀態的紊亂,易出現煩躁、情緒低落等問題,可在早晚適當增加戶外活動,適當增加陽光照射,調動人的情緒,減輕或消除抑郁情緒;可做一些打太極、八段錦、散步、慢跑、騎行、游泳等形式的運動,放松心情。
進補:以“潤燥養陰”為原則
秋季燥氣當令,易傷津液,飲食應以“潤燥、補肺、養陰、多酸”為原則。酸味收斂肺氣,辛味發散瀉肺,秋天宜收不宜散,所以要盡量少吃蔥、姜等辛味之品,適當多食酸味果蔬。宜食蓮子百合湯、雪梨銀耳湯、枇杷膏等以滋陰潤燥、健脾祛濕。
而且,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“秋季進補,來年打虎”。適當進補以補充夏季的消耗,適當食用具有清補功效的食物,如山藥、海參、茄子、鮮藕、綠豆芽、絲瓜、黃瓜、冬瓜、苦瓜等清淡食物,肉類則不宜過多。
起居:做到“早睡早起”
立秋后,在起居上還應做到“早睡早起”,早睡可以順應陽氣收斂,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。一般來說,秋季以晚9點-10點入睡,早晨5點-6點起床比較合適。秋季早晚溫差較大,慎用空調,以免受涼。
1、不吃生姜和辛辣之物
在中醫養生方面講究“一年之內,秋不食姜,一日之內,夜不食姜”,因為秋季天干物燥,本身就容易上火,而生姜性燥熱,更容易導致身體潮熱現象。而辣椒,花椒等辛辣刺激之物,刺激性強,屬性燥熱,多食易讓濕熱內聚,從而損害身體健康。
2、不食油膩食物
在三伏天時,天氣特別熱,人們大多胃口不好,食欲不佳。到了立秋后隨著天氣轉涼,人們的食物也會慢慢好轉,但是人們的脾胃經過夏季炎熱天氣的損耗,比較虛弱,會容易與秋季的燥氣相通,受到燥邪的危害,所以不宜吃過多的油膩食物。
因此立秋后應該注意清熱潤燥,可以適當吃一些魚肉,鴨肉等能清熱又可以補腎益氣的食物。
3、慎食秋瓜,不貪涼食
在明朝《遵生八箋》就曾指出過:“立秋后十日,瓜宜少食”,民間也有“秋瓜壞肚”之說。這里的瓜不單指西瓜,還包括黃瓜,苦瓜。
因為瓜類本身就是夏季盛產之物,季節變了,人們的飲食也應依節氣而變,而且這些瓜都屬于寒涼之物,吃多了會降低腸胃抵抗能力,容易讓腸胃生病。
況且秋季天氣轉涼,人體內容易出現濕邪之氣,脾胃虛弱,如果吃太多秋瓜,或是涼食,就容易導致水濕加重,產生腹瀉。所以到了秋天應該多吃一些溫性的食物,盡量少吃秋瓜,少喝冷飲。
另外,秋季要預防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,同時,高血壓患者應注意監測血壓,注意心肌梗死、腦出血、腦梗死等疾病,如有不適,及時就診。
聯系我們Contact Us
江蘇翌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
訂餐熱線:025-87739369
蔣經理:13236553655
地址:南京市江寧區上元大街300號